可可
果肉犹有酸甜味,颗颗入口显丝滑。
当您走进兴隆热带植物园,惊讶于路边一棵棵干上开满小白花,结出青色或红色椭圆型果实的树时,这便是可可树了。或许您从未听说过可可,但说起巧克力,您便会豁然开朗了。是的,巧克力就来自于这青色或红色的果实中。可以说,没有可可树,就没有颗颗入口丝滑的巧克力。
可可果 图片由林利波拍摄
可可(Theobroma cacao),别名可加树,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,经过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从南美洲外传到欧洲、亚洲和非洲,进而名扬全世界。它被誉为“神仙饮料”,与茶、咖啡同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。
可可树为常绿小乔木,在我国海南和云南南部有栽培,高可达6-10米。生长较慢但树冠繁茂,枝杈较多且形态优美。树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新叶柔软,略带红色,老叶含蜡质,摸起来硬且光滑,风吹起来,哗啦啦作响。可可常年开花,小如米粒,以5-9月最多,全年可开上千朵花。可可花对树的感情非常深,可谓是忠贞不二,原因是可可开花结果的位置一旦确定,以后还会在同一个地方开花结果。可可果也长在树干上,杆上开花结果,也是热带地区果树的典型特征。可可果初为淡绿色(有品种为深红色),后变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,干燥后为褐色。破开果实,里面会20到50粒乳白色的可可豆,外面薄薄一层乳白色的为内膜,吃起来酸酸甜甜,犹如山竹的味道。内膜包裹的卵形的种子就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——可可豆了。
可可花
可可豆经过干燥、焙炒、压榨、熔化、硬化,脱模等十几道加工工序,才能制作成人见人爱的巧克力。巧克力制作工序复杂,价格也自然不菲,只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群才能经常吃到这种“贵族食品”,加纳、巴西、尼日利亚、科特迪瓦等国家虽为可可主产国,但主要消费国却为欧美国家。非洲象牙海岸,一块巧克力要价2欧元(约台币80元),而一位可可农整天的薪水只有7欧(约台币280元),他还得养活15个家人和4名员工,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个奢侈品。难怪在盛产巧克力原料的非洲,当地的可可种植户一辈子第一次吃到自己种出来的食物,脸上是那种惊讶、满足和感动的表情。(当种植可可豆的非洲农民第一次吃到巧克力: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zU0MzAzMjI4.html)
上一篇: 长在树上的西瓜—铁西瓜
下一篇: 佛教植物之“五树六花”